-
5S 概貌
一個乾淨、有組織的工作環境是高效率的關鍵。在骯髒的環境中有可能改善嗎? 我們能期待員工在鬱悶的環境中發揮最大的潛力嗎? 在雜亂的工作環境中,能發揮好想法的作用嗎? 5S 工具包括組織內用於建立與保持品質環境的技巧。
-
5S 作業辦法
我們認為〝5S〞並不是一次的課程,而是一種牽涉到學習新的習慣、自律且團隊參與的生活型態。考慮到這點,我們基於本院 TQM 訓練(外部、內部顧客的滿意度,服務態度、關鍵時刻、團隊資源管理、持續改進措施),已經規劃了一系列個人及團體的訓練計畫,將 5S 推廣到個人、部門及全院層級。
-
5S 培訓階梯
在評估進階訓練的資格時,只有講座課程(而非數位學習)可受到認證。進而,在 2014 年起,我們優待一套額外的能力評估機制,
認可以往的經驗
(Recognized Prior Learning, RPL)。 這可用來取得更進階訓練計劃的資格,代替「課程」培訓(如:訓練營)。但是,這不能作為「技能」面要求的認可(如撰寫種子的部門報告、或進行促進師實地訪查),因為,無法保證其他地方的方法符合我們的訓練規劃。
-
我院 5S 實地訪查
大型組織(含醫院)常規監測基礎設施的安全和遵從性;我們的訪查機制基於不同的理念。用不著說,主要目標之一是促進全院乾淨整潔,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其他的目的。本方案更鼓勵人欣賞其他部門的作業,且讚美成員的貢獻,進而參與改善工作環境作為一種合作、創新、學習型團隊的一部分。因此,我們的方案是基於短、頻、『拜訪』(而不是『考察』),以簡潔而有效的互動:由團隊的每個成員讚美一項和建議一項,並不列出缺陷清單。
-
5S 推動組
5S推動組的成員為5S促進師,由於部分醫院促進師為數眾多,因此,可從促進師團中挑選推動組的人員,不一定所有促進師每年都要參加(建議最多十名)。以輪流方式讓每位促進師參加推動組,且當作主席。這樣發揮基本管理培訓的目的。
-
5S 跨院訪查
作為5S計畫的一部分,醫院間的訪問可以讓促進師、教練和講師觀察其他醫院的5S計畫並與之互動。 通過這種方式,他們可以將自己的過程與參觀醫院的過程進行比較和對照,並對特定觀點得到教訓。
-
5S迷你影片
從我們的「5S迷你影片比賽」中挑選一些例子來證明創造力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或者改善醫院環境。
-
5S 創作集
從我們的「5S照片比賽」中挑選一些例子來證明創造力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或者改善醫院環境。
-
5S 年鑑
重要日期的日曆,列出每年5S計劃所變化和增加的里程碑。